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董晓教授为我院学生作报告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4-30浏览次数:1519

          

2014年4月26日上午,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董晓教授为我院学生做了一场题为《俄罗斯文学中的乌托帮情结及其嬗变》的专题讲座。
俄罗斯文化具有迥异于西方的特质,主要表现为对精神性的绝对的追求,对精神与物质的绝对对立的考量。这种特质易导向一种乌托邦的倾向,即对道德和精神的绝对的维护。这是俄罗斯文学中乌托邦情结产生的温床。在俄罗斯文学的不同发展阶段,乌托邦精神的表现形式都有所不同, 而乌托邦与反乌托邦这两种精神的对抗亦体现出不同的方式。
在俄罗斯经典文学中有深厚的乌托邦情结,如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该小说表现了真实版的小说主人公涅恰耶夫的历史事迹,该历史人物身上的乌托邦精神及其对俄罗斯历史的影响。
相应地,俄罗斯经典文学中也有对乌托邦倾向的深刻反思,如以屠格涅夫的小说《烟》、《处女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群魔》等作品。这些作家以其清醒的理智、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感和对现实的深刻把握, 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作家批判现实的勇气、反思历史的魄力, 无不体现了一种反乌托邦的精神。
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史就是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两种精神彼此对立、彼此消长的发展史, 从中不难看到, 俄罗斯文学任何时候文学生命力的勃发, 都离不开反乌托邦精神的兴盛,真正在世纪留下宝贵印迹, 足以给我们提供可贵的精神资源的, 也恰恰是那些弘扬反乌托邦神话的作品。俄罗斯文学年的精神资源是异常丰富的, 珍惜这份宝贵的财富, 使我们中国文学不断迈出走向现代化的脚步,应当是我们今天重新审视作为历史的俄罗斯文学的真正目的所在。

        董晓教授的讲座条理清晰、情理交融,令在场的同学对俄罗斯文学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