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陈友华教授为我校学生作报告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12-01浏览次数:1291

 

20141129,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主任、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友华教授为我校学生做了一场《大学生恋爱与择偶要则》的专题讲座。
陈教授认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三大主要问题:学业、情感和择业。情感方面主要表现为恋爱和择偶的问题。从社会学上来说,一些主流观念往往是经验的总结,有其合理性。例如,就爱情和经济条件(面包)的关系而言,爱情是奢侈品,面包是必需品。因此,理想状态的爱情应该是面包基础上的爱情,而不是把爱情当面包。另外,就婚姻的匹配度而言,门当户对的婚姻属于同质婚姻。由于夫妻整合相对较为容易,因而其稳定性与幸福度往往相对较高。
紧接着,陈教授阐述了他认为的恋爱择偶的几条要则。首先,不要仅仅根据认识途径来判断恋爱和择偶的准确性。自由恋爱和他人介绍,只是认识途径的不同,并不决定结果的好坏。其次,恋爱主要是两个人的交往,但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同时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因此,对婚姻对象的选择,要充分考量其成长环境、特别是家庭教育等要素。此外,随着时代发展,一些传统观念也必须加以改变。在传统社会,少量发展机会给予了男性,因此有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点。男女素质落差导致“男高女低”婚配机制产生。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男女平等、教育扩展等,人口素质的性别差异日益缩小,因此更应该强调平娶与平嫁的选择策略。
最后,陈教授谈了一点自己对于大学生恋爱的看法。他希望大学生能够在恋爱中学会恋爱,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与他人,从而提高自身的判断力,不断改造与完善自我,使自己走向成熟。
陈教授的讲座幽默风趣、条理清晰,针对大学生恋爱择偶观进行了正确的引导,有助于帮助广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择偶标准和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