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2019〕10号
2019年度学校教学工作要点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校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专业评审的迎评之年。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以落实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及2019年学校党政工作要点为依据,以“三评估一认证”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有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完成省学士学位授权评审工作。
一、重点工作
1.全面做好迎接省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审各项评建工作
进一步加深对指标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认真对照评审指标做好授权单位迎评材料的查漏补缺和精心打磨,确保各项材料全面完整、文字语言流畅、材料数据准确、格式统一规范。认真组织做好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的预评审工作,针对预评估专家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学校《申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简况表》《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审自评报告》《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审自评综述及支撑材料目录》《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审会校长报告》及支撑材料,并及时印制成册。全力做好评审专家进校考察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高质量通过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审。
主要责任单位:教务处/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主要责任人:杨枫叶亮张茂林吴月华
2.扎实做好迎接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各项评建工作
组织5个首批授权专业的学院,认真对照标准做好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材料建设与完善工作,按期完成《申请学士学位授权专业简况表》《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自评报告》《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自评综述及支撑材料目录》《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会院长报告》及支撑材料,及时印制成册,确保各项材料全面完整、文字语言流畅、材料数据准确、格式统一规范。组织专家进校开展授权专业预评审工作,帮助各专业熟悉评审流程,进一步完善迎评材料,有效提高评审材料的质量,各专业做好评审专家进校考察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5个专业高质量通过授权评审。
主要责任单位:教务处/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各相关学院
主要责任人:杨枫叶亮
3.组织做好第二批升本专业的两项评建工作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设专业评估工作方案,围绕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设专业建设基本要求,组织做好第二批5个升本专业的本科新设专业评估工作,确保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英语、公共事业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等5个专业通过省教育评估院组织的网络评审。同时积极推进这5个专业的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工作,包括迎评材料组织撰写、支撑材料搜集整理、以评促建推动专业内涵发展等。
主要责任单位:教务处/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各相关学院
主要责任人:杨枫叶亮
4.进一步推进品牌专业建设
加强特殊教育省品牌专业建设,做好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年度检查和项目经费月报工作;进一步强化校级品牌专业建设,加大建设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培育下一轮省级品牌专业的种子。各专业认真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教学国家标准和评估认证指标,对标找差,补齐短板,激发专业自身建设的内驱力,有效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主要责任单位:教务处各相关学院
主要责任人:杨枫张茂林
5.优化专业结构,做好新专业增设工作
修订完善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立足办学定位,坚持需求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做好2019年新增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及课程大纲编制等教学准备工作。做好2020年拟增设的本科专业的论证、培养方案编制和教学软硬件条件建设等前期工作,做好相关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积极申请增设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新设专业。
主要责任单位:教务处各相关学院
主要责任人:杨枫张茂林
6.大力推进智慧教室的建设与应用
根据我校现有多媒体教室的现状,与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合作,完成第二轮智慧教室升级建设的方案设计、项目论证及招标采购与建设,为实现智慧教室的全覆盖打基础。结合智慧教室建设,积极在全校开展智慧教育理念与应用技术的系列培训,开展基于智慧教育的校际交流研讨活动,有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有效提升我校智慧教育水平,争创“智慧教育示范区”。
主要责任单位:教务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
主要责任人:杨枫胡博叶亮
7.全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打造“金课”
全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借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加强对智慧课堂教学改革的投入,打造“金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聚焦学生学习,积极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主动思考参与讨论,提高学习效率。各专业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主要责任单位:教务处
主要责任人:杨枫张茂林吴月华
8.强化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进一步强化我校“爱课程在线课程中心”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激励措施,助推我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两门首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争取顺利通过验收。遴选立项建设第二批校级在线开放课程,争取在第二批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遴选中,获得2门以上省级立项,并按时完成上线运行。力争获得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称号,在教育部组织的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中争取佳绩。
主要责任单位:教务处
主要责任人:杨枫张茂林
9.认真做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管理,强化指导教师责任,切实做好本专科学生论文撰写、答辩及评优等相关工作;修订完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盲审机制,认真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精神,加强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确保首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主要责任单位:教务处各相关学院
主要责任人:杨枫张茂林
10.推进实验室和教学平台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认真开展实验室和教学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建设。配合后勤部门做好新大楼各实验室的装修、搬迁等工作,结合实验大楼的搬迁,加快推进实验室建设。做好实验室安全检查,确保实验室安全。统筹做好博思楼琴房改造、博雅楼特教康复实验室改造、以及教师教育职业技能实训中心的建设,提升学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建设和基本建设水平。依托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做好新建实验室的规划、论证等工作;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与规范,探索与完善实践教学运行与管理体制,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主要责任单位:教务处各相关学院
主要责任人:杨枫张茂林
二、重要工作
1.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省教育厅颁布的文件精神,组织做好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按照统一的教学档案建设规范,完成全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本科专业教学大纲的审核与汇编工作。
主要责任人:杨枫张茂林
2.针对新教务系统试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新教务管理平台的改进与完善以及其他功能模块的应用拓展,进一步做好符合我校实际需求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切实提升新教务系统的管理工作效能,提高师生使用教务系统的满意度。
主要责任人:杨枫吴月华
3.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试点在师范类专业推进辅修专业制度改革,允许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辅修专业。继续做好融合教育学生的教育教学支持,有效提升融合教育水平。建立慕课学分认定制度,加大引进高水平大学的优质慕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开拓学生视野。严格学业标准,实行弹性学习时间,支持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来获取学分。
主要责任人:杨枫吴月华
4.做好校内外各类考试工作,继续做好融合教育学生考试支持工作。加强考试管理,深入开展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加大课程过程性考核改革力度,依托新教务管理平台过程性成绩的综合管理功能,加强平时过程性成绩的管理,增加过程考核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过程考核,坚持多样化评价,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主要责任人:杨枫吴月华
5.狠抓首批本科生教学质量,认真做好首批本科生的毕业资格审查,组织做好首批本科生学位授予资格审核,会同团委组织开展“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设计评选,会同学工处等相关部门组织好首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典礼及授位仪式。
主要责任人:杨枫吴月华
6.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遴选立项30项校级教改课题,争取获得2项以上省级教改课题立项。加强过程管理,做好省校两级教学改革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做好前期省级、校级重点建设立项教材的审定出版工作,组织开展2019年校级重点教材的立项,和2019年省级重点建设教材的遴选与申报工作。
主要责任人:杨枫张茂林
7.进一步推进卓越特教教师培养项目,实施卓越人才培养2.0计划,推进“卓越班”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修订与完善,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遴选建设校外联合培养基地,进一步落实“双导师制”。在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卓越班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在教育康复学专业的试点,组建第四期“卓越班”。
主要责任人:杨枫张茂林
8.结合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各专业的实验(实训)类课程,强化师范生“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等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训练。着力在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评价办法、质量监控和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完善技能课考核办法,加强实践教学评估,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主要责任人:杨枫张茂林
9.认真组织做好2016级本科和2017级专科学生的教育(专业)实习安排工作。科学制定实习大纲、实习方案,组织召开本专科生实习工作研讨会。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增设校外实习基地。强化学生实习的过程管理,实施指导教师驻点指导。做好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教学情况的检查评估工作。
主要责任人:杨枫张茂林
10.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组织开展校第四届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江苏省第八届师范生大赛,争取好成绩。做好2017级学生首次教师资格证国考准备工作,争取进一步提高考试通过率。
主要责任人:杨枫叶亮
11.积极推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的教育改革,培育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开展2019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的立项以及国家、省级创新创业项目的遴选推荐工作,培育与建设校级大创项目60项以上,争取大创项目获省级立项30项以上、国家级立项3项以上。加强横向联系,在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中培育项目;采取措施,培养项目导师,提高带团能力和水平。
主要责任人:杨枫张茂林
12.进一步实施“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组织开展第二届智慧黑板教学大赛,继续组织好每月的教学沙龙,加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与人事处合作组织举办手语初级培训班,对40岁以下青年教师和新进教师进行培训;举办手语中级培训班,对担任聋生课程的相关教师进行培训。
主要责任人:杨枫张茂林
13.严格教学管理,严管、严抓教学秩序,加强教学常规执勤和专项教学检查力度。针对开学、期中和期末等主要教学时段,结合教学进度表、教案、作业、实验、实践教学、试卷批阅、论文指导等主要教学环节,强化常规教学检查、随机抽查和专项督查。
主要责任人:杨枫叶亮
14. 完善学校教学督导体系,认真开展教学督导活动。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和学生信息员作用,通过听课评课、网上评教、教学指导与质量督导、召开师生座谈会、开展在校生满意度调查等措施,对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监督。
主要责任人:杨枫叶亮
15.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结合2018年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修订与颁布实施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完成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主要责任人:杨枫吴月华张茂林叶亮
16.会同人事处开展2019年度教学名师的评选。做好教学标兵、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组织召开学校2019年度教学工作会议。
主要责任人:杨枫吴月华张茂林叶亮
附件: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安排表
教务处
2019年3月12日
附件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安排表
月份 | 主 要 工 作 | 责任人 |
2-3月 | 1. 做好新学期开学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全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行 | 杨枫 吴月华 全体成员 |
2. 做好重修安排和公选课的选课管理工作 | 吴月华 沈倩倩 | |
3. 办理新学期学籍异动 | 吴月华 牟雨婷 | |
4. 做好全校学生监护人等数据补录工作 | 吴月华 牟雨婷 | |
5. 做好2019届毕业生教师资格体检工作 | 叶亮 牟雨婷 | |
6. 启动2019届毕业证书、2019级新生校徽学生证征订工作 | 吴月华 牟雨婷 | |
7. 整理收集教务系统的意见和建议 | 吴月华 牟雨婷 | |
8. 组织2018级本科生转专业考试工作 | 吴月华 蔡翮飞 师琪 | |
9. 组织2019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B级考试报名工作 | 吴月华 蔡翮飞 师琪 | |
10. 组织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报名工作 | 叶亮 师琪 | |
11. 开展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学业预警工作 | 吴月华 师琪 | |
12. 组织2019年上半年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组织与实施工作 | 吴月华 蔡翮飞 师琪 | |
13. 落实2019届专科生实习安排任务,跟踪到岗情况 | 张茂林 华新 | |
14. 组织做好本学期实验室使用申请和实验课表编制工作 | 张茂林 成诗敏 | |
15. 做好2019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遴选工作 | 张茂林 华新 | |
16. 组织开展本学期开放实验项目的申报工作 | 张茂林 成诗敏 | |
17. 组织制定2020届本科生专业实习计划 | 张茂林 华新 | |
18. 组织参加江苏省第七届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 | 张茂林 成诗敏 | |
19. 组织智慧教育系列培训 | 杨枫 张冬冬 | |
20. 启动2019年教学沙龙申报工作 | 叶亮 张冬冬 | |
21. 完成英文课程名称核对、导入系统 | 吴月华 张冬冬 牟雨婷 | |
22. 制定双休日综合文化素质讲座课程计划 | 叶亮 张冬冬 | |
23. 做好校级在线开放课程检查工作 | 杨枫 张冬冬 | |
24. 做好申报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的课程上线运行工作 | 杨枫 张冬冬 | |
25. 启动2019年春学期公开课申报工作 | 叶亮 张冬冬 | |
26. 完成2015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定稿与印制成册工作 | 张茂林 张冬冬 | |
27. 制订2019年度教学督导工作要点,召开教学督导工作会议 | 杨枫 叶亮
| |
28. 组织期初教学检查工作 | 叶亮 刘炳芳 | |
29. 开展学期初迎评材料检查工作,发布《自评报告》《单位简况表》《自评综述及支撑材料目录》和《校长报告》并征求修改意见 | 杨枫 叶亮 王超 | |
30. 迎接省学位办领导来校专题调研检查 | 杨枫 叶亮 | |
31. 印制授权单位评审支撑材料第一稿,印发《学士学位授权评审迎评知识手册》 | 叶亮 王超 | |
4月 | 1. 完成2019届毕业生信息核对和毕业资格预审工作 | 吴月华 牟雨婷 |
2. 启动2019年秋学期课务安排工作 | 吴月华 沈倩倩 | |
3. 做好2020届毕业生图像采集工作 | 吴月华 牟雨婷 | |
4. 做好本学期教材结算及2019年秋学期教材征订工作 | 吴月华 华新 | |
5. 组织2019届师范生教师资格认定申报及现场确认工作 | 吴月华 牟雨婷 | |
6. 完成2019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B级考试数据上报工作 | 吴月华 蔡翮飞 师琪 | |
7. 组织2019年全国残疾人单独招生考试及阅卷工作 | 吴月华 蔡翮飞 | |
8. 安排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中段考试工作 | 吴月华 蔡翮飞 师琪 | |
9. 组织2015级本科生学位英语、计算机考试工作 | 吴月华 蔡翮飞 师琪 | |
10. 组织开展2019届学生毕业论文进展情况中期检查 | 张茂林 成诗敏 | |
11. 组织开展2019年校级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 | 叶亮 成诗敏 | |
12. 启动2019年校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张茂林 成诗敏 | |
13. 启动2020届本科生校外实习安排工作 | 张茂林 华新 | |
14. 启动2019年校级教改课题申报及省级推荐工作(具体时间以省厅通知为准) | 张茂林 张冬冬 | |
15. 启动第二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工作(具体时间以省厅通知为准) | 张茂林 张冬冬 | |
16. 启动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 张茂林 张冬冬 | |
17. 做好省级品牌专业定期上报工作 | 张茂林 张冬冬 | |
18. 组织开展第一期教学沙龙 | 叶亮 张冬冬 | |
19. 启动2020年新设本科专业校内初次申报工作 | 张茂林 张冬冬 | |
20. 启动第二批智慧教室建设 | 杨枫 张茂林 张冬冬 | |
21. 开展迎接学士学位授权评审督导重点听课和专门检查活动,组织校督导参与2019届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 叶亮 刘炳芳 | |
22. 召开期中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座谈会 | 叶亮 刘炳芳 | |
23. 组织迎接校外专家全真模拟预评审活动 | 杨枫 叶亮 王超 | |
24. 修改完善三大报告和《校长报告》并定稿印制,定稿授权单位评审支撑材料并印制装盒 | 叶亮 王超 | |
25. 向省学位办提交学士学位授权评审申请报告及相关材料 | 杨枫 叶亮 王超 | |
5月 | 1. 完成2019-2020学年校历编制 | 杨枫 吴月华 |
2. 审核2019届毕业生教师资格申报材料 | 叶亮 牟雨婷 | |
3. 启动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工作 | 吴月华 牟雨婷 沈倩倩 | |
4. 审核2019届毕业生教师资格申报材料 | 吴月华 牟雨婷 | |
5. 组织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中段考试及成绩录入工作 | 吴月华 蔡翮飞 师琪 | |
6. 开展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考分离工作 | 吴月华 蔡翮飞 | |
7. 安排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全校期末考试工作 | 吴月华 蔡翮飞 师琪 | |
8. 做好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推荐及2018年省级项目结题工作 | 张茂林 华新 | |
9. 启动2020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 | 张茂林 成诗敏 | |
10. 组织做好2019届本专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校级评优、省级推荐工作 | 张茂林 成诗敏 | |
11. 评选2019届优秀实习生和优秀指导教师 | 张茂林 华新 | |
12. 完成2018年度校级教改课题立项评选和省级课题申报工作 | 张茂林 张冬冬 | |
13. 开展卓越班第四期遴选工作 | 张茂林 张冬冬 | |
14. 完成2020年新设本科专业校内遴选及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工作 | 张茂林 张冬冬 | |
15. 完成校级在线开放课程一期项目验收工作 | 张茂林 张冬冬 | |
16. 启动校级教学名师遴选 | 张茂林 张冬冬 | |
17. 组织开展第二期教学沙龙 | 叶亮 张冬冬 | |
18. 组织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 叶亮 刘炳芳 | |
19. 开展对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的检查反馈(这个要和教研科对接,也可能是在下学期) | 杨枫 叶亮 | |
20. 迎接省教育厅专家进校开展学士学位授权评审 | 杨枫 叶亮 王超 | |
6-7月 | 1. 完成2019年秋学期课务安排工作 | 吴月华 沈倩倩 |
2. 做好2019届毕业生资格审核及毕业证印制发放工作 | 吴月华 牟雨婷 沈倩倩 | |
3. 完成2019届毕业生学历电子注册工作 | 吴月华 牟雨婷 | |
4. 完成2019届毕业生教师资格证制作发放工作 | 叶亮 牟雨婷 | |
5. 完成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工作 | 吴月华 牟雨婷 沈倩倩 | |
6. 组织2019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含盲生、低视力考生)和B级考试工作 | 吴月华 蔡翮飞 师琪 | |
7. 组织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报名工作 | 叶亮 师琪 | |
8. 组织2019年上半年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及数据上报工作 | 吴月华 蔡翮飞 师琪 | |
9. 组织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及成绩录入工作 | 吴月华 蔡翮飞 师琪 | |
10. 组织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补考、缓考排考工作 | 吴月华 蔡翮飞 师琪 | |
11. 落实完成2020届本科生校外实习安排工作 | 张茂林 华新 | |
12. 完成2019届本专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总结和资料归档工作 | 张茂林 成诗敏 | |
13. 完成2020年拟新增本科专业网上申报准备工作 | 张茂林 张冬冬 | |
14. 完成2017年校级教改课题重点课题结题验收 | 张茂林 张冬冬 | |
15. 完成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 张茂林 张冬冬 | |
16. 组织开展第三、四期教学沙龙 | 叶亮 张冬冬 | |
17. 教师发展中心开展校内中青年教师手语初级、中级培训 | 叶亮 张冬冬 | |
18. 调整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和二级学院督导组个别成员,统计教学督导工作量,召开教学督导工作例会 | 杨枫 叶亮 | |
19. 开展期末试卷册专项检查 | 叶亮 刘炳芳 | |
20. 开展学士学位授权评审工作总结和整改工作 | 杨枫 叶亮 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