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特博爱讲坛: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性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11-20浏览次数:421


1118日早上,由教务处举办的南特博爱讲坛活动在栖霞校区的博远楼106会议室顺利进行,此次讲座,由南京大学邵佳德教授主讲。

   邵佳德教授是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系主任助理,同时也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明清近代中国哲学、中国佛教史等方面的研究;邵教授也积极开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所授课程入选了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本人曾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全国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此次博爱讲坛,他以《和羲之美——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性》为主题,为同学们具体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多元文明互鉴的必要性与原则。在引言部分,邵教授以“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将中华文明与多元文化汇聚的特性显示。并在论坛上告诉学生,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同时这也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邵教授在论坛中还具体阐述了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思想、制度、物质的集大成。当然,传统文化的儒、佛、道三教关系在诡争中相互磨合,在互鉴中趋于合流,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这其中,邵教授也重点分析和讲解了佛教的传入中国与后期发展。

   此次讲坛在邵教授热情地解答中圆满结束,邵教授的分析和分享形象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和与世界文明交流的成果,让同学们更深入了解了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原则和必要性./文 王旭 审核/胡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