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领域校企合作,学习国家级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先进经验,探索特殊教育与人工智能、神经科学技术的融合创新,3月18日-3月19日,党委副书记、校长王立新带队前往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阿里巴巴、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及灵伴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学习。
沉浸式考察:前沿技术赋能孤独症教育。团队前往浙江师范大学国家级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系统了解其在孤独症儿童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该中心作为教育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级资源示范单位,拥有行为观察实验室、多感官训练室、AI辅助评估系统等先进设施。王立新校长表示,双方可以围绕孤独症儿童数字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深度探讨:共商产教融合与技术应用路径。在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双方重点探讨了职业教育的多维度问题,包括教育理念、专业设置、校企合作等方面。该校作为主要培养残疾人高级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在残健融合教育、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残疾人单独招生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王立新校长指出,针对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应该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优化专业布局,打造特色专业。
团队前往阿里巴巴着重探讨了科技在辅助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如无障碍环境建设与AI技术对特殊儿童行为情绪的识别。在强脑科技有限公司,王立新校长表示加强校企合作,推进脑机接口技术在课堂实践中的应用,在脑科学与特殊教育交叉领域开展课题攻关。团队在灵伴科技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了人脸识别、视频流识别和大语言模型的当前状态、挑战与未来潜力。这些技术在特殊教育和虚拟仿真实验室具有高度的应用价值,但仍存在识别精度、数据需求和应用开发等挑战。未来可以通过合作与项目开发促进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
以科技重塑特教形态、以开放凝聚发展动能。此次考察不仅是一次理念与实践的深度碰撞,更勾勒出校际共研、校企共创的生态图景。南特将持续探索AI与特殊教育的深度融合,突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让科技成为特殊教育公平化、个性化、可持续化的基石,构建特殊教育新形态。(文、图/吉晓凡 审核/范莉莉)